中新社香港7月11日電 題:香港地鐵改道護樹牆 百年天然遺跡得善存
  作者 楊曉霞
  位於香港島科士街的石牆擁有120年曆史,長約154米、高逾10米,最早為鞏固斜坡而建。牆上的120多棵大榕樹抓實牆體而長,密密麻麻的氣根分佈於石牆上,甚為壯觀。
  港鐵公司新建線路之一——西港島線原規劃會影響石牆樹,在環保人士和團體爭取下,最終耗資約7.5億港幣得以完整保存。
  目前西港島線已完工93%,預計今年12月份正式通車。參與樹牆保育的主要人士11日介紹稱,雖然保育工程耗費巨資,但石牆樹具多元價值,其堅韌品質與香港人精神有不謀而合之處,值得“花這麼多心思”。
  西港島線是港島線的延線,由上環站延至堅尼地城,途徑西營盤站及香港大學站。其中堅尼地城站原設於科士街游樂場底下,但挖掘工程會影響到科士街樹牆上的樹木生存。“工程一旦動工,不只會震蕩到古樹賴以生存的石牆,還會污染地下水質,那些樹分分鐘面臨死亡。”參與今次保育工作的香港大學地理系教授詹志勇說。
  一批環保人士和團體先後發起多次保護石牆樹運動,當中包括2005年的“保樹快閃行動”和“地鐵到我家,古樹不搬家”行動。港鐵西港島線土木工程項目經理康浩文表示,港鐵公司最後決定“犧牲”舊堅尼地城游泳池,在其地下建設堅尼地城站。“我們也興建了全新的游泳池以補償社區內的居民。”
  詹志勇形容,石牆樹的生長十分偶然——啄食榕樹的無花果後,雀鳥排出的糞便里有完好無損的榕樹種子,這些種子散落在石縫中,靠到處散髮的氣根提供養分才慢慢發展壯大。
  “在懸崖峭壁中,它們也能排出萬難生長,這種精神難能可貴。”詹志勇認為,榕樹極通人性,其在長存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堅毅、堅忍及包容特質與一路奮鬥過來的香港人十分相似。
  除了鞏固石牆,石牆樹還能吸取汽車排出的廢氣、凈化空氣及降低路面溫度,提高市民的生活質素,兼具觀賞和實用價值。“很多社區居民走進走出,早已習慣這些石牆樹的陪伴,又可以遮蔭,要砍掉的話很捨不得。”
  詹志勇擔心,打造石牆的原有技藝已失傳,石樹牆不可能再複製,類似植物與建築相互依附的奇觀只會有減無增。
  這不是香港社會首次面對基建發展與古跡保育的抉擇。原定於2018年通車的港鐵沙中線工程,早前因發現千年古井而延誤。但保護石牆樹此前無法條可依。
  詹志勇坦言,他曾建議將石牆樹納入《古物及古跡條例》的保護範圍內,但被以石牆樹非“文化遺產”為由拒絕。“有什麼理由只保護石牆不保護樹呢?兩者不是生死相依的嗎?”
  回憶起石牆樹保育過程中最難的一步,詹志勇表示,當初要說服港鐵放棄原計劃、再耗費巨資遷移舊堅尼地城游泳池是極具挑戰的。“他們最初時不願勞師動眾,影響到居民的生活,新計劃也需加投資金。”
  但他坦承,石牆樹是很多香港居民小時候的集體回憶,榕樹下的許願、集會都是人與自然共生的象徵,意義深遠。“即使保育工程耗資不小,困難重重,也是值得的。”(完)  (原標題:香港地鐵改道護樹牆 百年天然奇景得善存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jkvsrirad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